微信掃一掃
舊時,浦江后街一帶有名的商號除陳普生、同永豐、黃元昌、田紫荊外,還有玉案頭的萬泰,它是百年紹興商幫的代表。
玉案頭十字路口原萬泰舊址
1851年,紹興商人王兆瑞最早在大街開設王茂泰商號,經營醬菜和酒業(yè)。后來,紹興商人虞金奎于清末民初攜帶資金,從山陰到浦江與人合股開設隆泰當店,當店設在原銀行弄大埂頭頭上。當店失火拆股后,虞金奎典玉案頭胡成英家三間門面經營南貨店和估衣店,典期二十年,取名萬泰。這一時期因經營得法,萬泰逐步由小到大進入發(fā)展的全盛期。起家后,虞金奎在后街購置房地產,從此落腳生根。以后萬泰主要由虞金奎兒子虞德泉、虞德富兄弟倆經營,即后街、東街、橫街一帶人熟知的大老板、小老板。萬泰經過兩代人的努力,財富日積月累漸趨豐裕。虞金奎雖是經商之人卻樂善好施,每到除夕,總會由店里伙計季汝秀帶路,見附近誰家生活困難哭哭啼啼,年飯沒有著落,他就悄悄戳破皮紙從窗外塞進一兩塊銀元,幫人渡過難關。
虞德泉 虞德富
萬泰在龍溪和后街均購置有棧房,其中龍溪口的“大興官醬園”有朝西樓屋三間、靠路朝北平屋十間,中間一大塊空基擺放醬缸,實際上是一處有相當規(guī)模的生產加工基地,主要生產醬油、醬菜、老酒、糕餅和蠟燭,尤以醬油銷量最大,所以又叫水作坊。產品自銷以外,兼做批發(fā)。萬泰一度聘請城北黃祖賢為師傅,以田塍豆作為原料,生產家家戶戶要用的醬油調味品。當年,醬油分老油、生油、丁油、原油四種,醬渣用來飼豬。又聘請城里傅家臺門里傅明信為糕餅師傅,老酒、蠟燭師傅則聘自紹興。中途老酒停產,其他照常。
修繕中的歷史文化街區(qū)一角
1942年5月,浙贛戰(zhàn)役戰(zhàn)事加劇,浦江在慘遭日機狂轟濫炸之后淪陷。日本人進駐浦江后,燒殺劫掠,無惡不作,縣衙被夷為平地,包括萬泰在內的后街店鋪基本被洗劫,大光明電燈公司機器設備拆的拆,毀的毀,一般工商業(yè)者經營難以為繼,只好關門歇業(yè)逃難,以躲過日本人的囂張氣焰,浦江人稱之為“逃日本佬”。據今年87歲的虞氏后人虞永權回憶,日本人來了之后,全家人惶恐不安,隨即逃往潘宅楊里避難。萬泰從此元氣大傷,經營跌入低谷。
一九四九年營業(yè)牌照
1945年7月,浦江光復。同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抗戰(zhàn)取得勝利。之后,虞氏兄弟分開經營,虞德泉繼續(xù)在玉案頭三間門面售賣,更名厚泰;虞德富則據后街棧房前二間門面開店,仍為南貨。解放后虞德泉兒子虞永海在同一地方又開設了東升客棧。緊接著,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(yè)實行社會主義改造,萬泰在1957年以房屋7間共計273平方的面積,作價1403元,實現公私合營。萬泰歷經半個多世紀后終于偃旗息鼓成為過去,店名改為浦江飯店,十年后歸入飲食服務公司,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虞永海項仙蘭夫婦從該公司光榮退休。改革開放初期浦江飯店被拆除另建,知名商號萬泰遂徹底走進歷史的煙塵中,連同建筑物一起不復存在。
據悉,虞德泉育有三兒三女,虞德富育有一子三女。萬泰后人一部分走出浦江,在上海、沈陽、安慶和蕭山等地發(fā)展,其他融入后街市井生活,成為地地道道的浦江人。(作者:張明)
版權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!